先別管月球撞地球合不合理!《月球隕落》裡真正讓人毛骨悚然災難到底是什麼?

GQ
影音娛樂
留言0
收藏0

《ID4 星際終結者》、《明天過後》、《酷斯拉》大導演羅蘭艾默瑞奇 Roland Emmerich 最新科幻大片《月球隕落》有什麼突破以往的驚心動魄災難呢?



就像之前的《明天過後》一樣,億萬大導演羅蘭艾默瑞奇 Roland Emmerich 新災難片《月球隕落》令人欽佩的直率表達其對地球災難的專注,如同電影片名一般危言聳聽,人類最熟悉的星球要脫離軌道墜毀了,這是導演拍了十幾部賣座破億科幻大片後,創造出的有史來最昂貴的獨立製片之一,其主軸著迷於月球殞落這樣簡單易懂卻真的很嚇人的預言,從中發揮大量災難可能性的創意。



先別管月球撞地球合不合理!《月球隕落》裡真正讓人毛骨悚然災難到底是什麼?


但這樣的主軸也面臨一些難題,為什麼月亮會墜落,然後月球直接來撞地球怎麼辦?這裡面必須規劃很多縝密相關的細節,一如大導演諾蘭《星際效應》大量採用黑洞原理。於是產了這部電影在歐美引起影評與媒體爭論點,導演六年前注意到一個 1960 年代出現的「月球空心論」,當時是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懷疑月球的密度遠低於其他星球,故推測其是中空的,進而衍生月球可能不是宇宙自然形成的,怎麼形成又眾說紛紜,差不多同期間也出現了阿姆斯壯登陸月球的陰謀論。羅蘭把全片主軸都壓在這個臆論上,進而完成一系列驚世駭俗的推論,因此就純理性的觀眾角度而言,可能就會覺得電影很扯,雖然看完可能會覺得就是一部特效驚人有爽度頗高的胡說八道之作。


電影前半段主要鋪陳月球從軌道脫離的一些前因後果,還有實際發生情況交代清楚,所以花了不少時間去,然後花一小時交代無數的情節,還要把演員角色與地球災難間的關係講清楚,導致頭重腳輕,這一點就無法像《明天過後》或《ID4》系列把災難原理簡單帶過,或者只是像《千萬別抬頭》乾脆略過種災難發生的大高潮,只是描繪人類面臨災難前的荒謬與慌張。相較之下,羅蘭與其編劇團當初可能沒想清楚兩小時的要做這樣全新推演,其實吃力不討好,要不然就該學諾蘭把《星際效應》電影片長拉到 2 小時 49 分鐘(但還是很多人沒看懂 !)不過編導團隊也是沒想那麼多,所以電影娛樂性大於知識性,所以還是有一些精彩看點。


Moonfall



1. 不落俗套的災難臆論與起頭


以往災難電影的開啟,通常是有一個近乎學者與瘋子合體的主角,比政府與大眾都更清楚道月亮正在墜落,然後,直到為時已晚後政府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或是丟臉的承認一手遮天,一如《千萬別抬頭》。但是本片基於月球空心論這個梗,就有更出人意表的開頭方式,算是不落俗套(其實類似的梗早在經典科幻片《異形》就出現過)。電影開頭演的是男主角派翠克威爾森 Patrick Wilson 與女主角荷莉貝瑞 Halle Berry 飾演的太空人搭檔,在從事一場衛星拯救任務時,卻發生他們的太空船被不明物體襲擊,倖存的男主角布萊恩回到地球時發出危機警報,請求當局調查,但是反而因為長官為了推卸有太空人死亡的責任,直接叫布萊恩走人,這倒是很老套的公式,NASA 或白宮總是要有粉飾太平的無能之輩才會讓災難更驚心動魄。


此外開頭的情節也的確為災難的發生隱藏許多神秘性與陰謀論,劇情中直到10年後才開始慢慢出現蛛絲馬跡,這算是本片的某種創新與突破。我們這裡不暴雷,否則觀影樂趣會大打折扣。其實頭半部講失意的太空人布萊恩算是半家破人亡的過程挺抑鬱的,一樣也是老套,但是當科學家發現月球脫離軌道,還有一個半路殺出的航太局清潔工KC無意撞見在網路上抖出陰謀論,人類政府才開始恐慌,也一如其他商業娛樂片,一定又要有倒楣的替死鬼被昏庸的政府派去送命,讓地球危機更明顯,這時候就該男主角獲得救贖,有機會與昔日夥伴、現在的太空署長荷莉貝瑞一起拯救人類。


先別管月球撞地球合不合理!《月球隕落》裡真正讓人毛骨悚然災難到底是什麼?



2. 唯一在大疫情期間製作拍攝的大片


《月球隕落》的第二個小時全力營造各種噩夢及災難,洪水、火山爆發、還有月球引力消失引起許多人呼吸困難、大家都在搶劫商店的現實生活中更直接的恐懼,這其實某方面呼應去年Covid疫情的氣氛。值得一提的是,《月球隕落》其實也是一部與 COVID-19 疫情時空相關的電影,去年下半年幾部漫威或 DC 的大片全都是疫情發生前就完成差不多了,但是本片拍攝時間是從 2020 年末和 2021 年初的疫情最嚴重的階段,因此不可能真的可以聚集大批人群拍場景,或者像之前《ID4》那樣取材世界各地災情的描繪,這樣環境局限性在電影下半部時感覺特別明顯,因為感覺人與背景是合成,算是電影拍攝受到時空限制下的一大敗筆。但是我們也要佩服羅蘭的勇氣,至少他努力拍新片要把觀眾帶回戲院,而且氣氛至少也反映當下時空,而不是只能靠超級英雄電影逃避。


先別管月球撞地球合不合理!《月球隕落》裡真正讓人毛骨悚然災難到底是什麼?



3. 不可思議的精彩結局


拍攝與製作的困難,讓羅蘭企圖讓《月球隕落》成為一部災難史詩的目的大打折扣,特別是以往他的電影隨著災難的不斷升級,片中演員的角色多元又精采又充滿人性的糾葛(《明天過後》中父子相互救援就是經典代表),這就是災難電影所需要的梗,但是這次《月球隕落》有太多事情要說了,演員角色互動最中被犧牲,顯得比以往單調又稍顯刻板,只因為花了一億五千萬美金來來打造大製作災難特效總得要有時間播出吧,好在片尾時布萊恩與KC的捨命陪君子與惺惺相惜的人類情懷,算是有不錯的火花。


電影中最後拯救人類的任務,使用的太空船與武器算是挺陽春的,這是導演刻意要營造以卵擊石、大衛對戰歌利亞巨人的好萊塢式英雄主義,看起來挺爽又悲壯,商業災難片少不了要出現這樣的情緒感染力,所以電影也算是畫下了一個真正宏偉的句點。總結來說,《月球隕落》有著精彩的大製作商業片的視野,還有好萊塢電影中關於宇宙毀滅的全新論述,但是可惜的是前段的抑鬱平淡與後段過度激情、一直在趕進度營造災難的可怕,所以前後產生了奇怪的對比。要是羅蘭能更巧妙的調整前後段比例就會更精采一些,如此也更能讓電影最後幾分鐘的悲壯救援與人性救贖更能一氣呵成。


先別管月球撞地球合不合理!《月球隕落》裡真正讓人毛骨悚然災難到底是什麼?






轉載出處:GQ
轉載網址:https://www.gq.com.tw/entertainment/article/%E6%9C%88%E7%90%83%E6%AE%9E%E8%90%BD-%E5%BD%B1%E8%A9%95
留言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