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壓抑的女同志公共空間:許多人認為女性之間的情誼只是姊妹情、手帕交,而非愛情

關鍵評論
平權生活
留言0
收藏0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Amy表示女性自小就被教導「你應該要待在家裡、不應該外放自己的性」,並指出社會對女生或女同志的性,自小就是「你不應該說或是做」。在這樣的教育之下,要一下子變得像男性般活躍,還有很大的空間。


回顧自1990年代以來的男、女同志交友空間與管道,可以發現男同志交友空間,似乎比女同志來得多,能見度較高且空間類型多樣。即使是只比較手機上的交友軟體數量,男同志專屬的交友軟體數量還是較多,使用的情形也較女同志普遍。


「辣台妹聊性別」合作作者蔡沛軒曾撰文〈當男同志暢聊情慾,女同志社群卻無法沾染任何肉慾形象?〉指出,「當男同志徘徊於三溫暖、健身房之中時,女同志還在開彼此『去夜店不會跳舞』的玩笑。」她好奇:為何同樣都喜歡同性,女同志社群文化似乎對情慾或性「一塵不染」?


男、女同志交友公共空間的差異,究竟是刻板印象或是真有其事?這次專題,我們採訪了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以下簡稱熱線)的秘書長杜思誠(小杜)和社群發展部主任林昱君(Amy),分享他們倆對同志交友文化與生態的觀察。



女同志除了親密關係仍被忽視,社會也壓抑女性的性

高雄人的Amy剛開始接觸女同志社群時的交友方式,是透過朋友間的人際網絡,「滾雪球」般地認識其他女同志。最一開始且最大宗的交友管道就是她的女同志朋友們。後來遇上了網路起飛的年代,她先後使用了奇摩家族、聊天室,甚至是一些個人網頁。她到很後期(2005-2006年)才接觸到眾BBS站台。說來奇妙的是,後期在BBS上認識的朋友,到現在都還有在聯繫。


Amy兩年曾應《Openbook》邀請撰文,寫下那些在她生命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女同志空間。在這篇文章中,她也分享了對女同志專屬公共空間較少的觀察,「我認為部分是來自於女同志群體仍被社會所忽視,女同志身分也不為社會所知,許多人仍將女性之間的情誼,視為姊妹情、手帕交,而非愛情。當此群體不在大多數人眼中存在,自然也很難有專屬的空間。」她也進一步指出,當空間由實體轉為虛擬、各種交友軟體出現之後,女同志對實體空間的需求也會因此減少。


除了女同志群體受社會忽視此一因素,Amy在這次受訪時表示,相較於男同志交友的公共空間,有不少是與性行為相關,女性在性方面比較受到壓抑。Amy表示女性自小就被教導「你應該要待在家裡、不應該外放自己的性」,並指出社會對女生或女同志的性,自小就是「你不應該說或是做」。在這樣的教育之下,要一下子變得像男性般活躍,還有很大的空間。


這個月甫出版新書《台灣同運三十》的資深同運參與者喀飛,日前在瑯嬛書屋的演講從女同志空間破題,指出女同志背負的壓力較大,除了同志身分,女性身分也限縮了她們的活動空間。


女同志公共空間較少的另個可能原因,小杜在一旁補充表示,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的治安相對算好,不過女性還是不太被鼓勵夜晚獨自一人在外頭活動,男性相對之下沒有「夜行安全」的顧慮,因此比較能夠在晚上出沒在公園裡。


Amy也回憶起當年彭婉如事件在高雄發生時,那陣子她在外頭活動,爸媽都會叮嚀她要記下計程車司機的名字和車牌。Amy提及對人身安全的顧慮或擔憂較容易出現在女性,縱使她從事性平教育多年,也知道男性並非不會受害,但來自身旁重要他人的叮嚀,都會讓女性認為「還是要多保護自己」。



女同志專屬交友軟體,為何存在感低?

另一個值得觀察的交友現象,也許是女同志專屬交友軟體的使用率。


Amy表示她遇過不少人認為交友軟體是新藍海,她也知道有幾款是主打女同志專屬,但這些軟體在女同志社群的存在感或使用率偏低。Amy表示在同志熱線由她主責帶領的親密關係小組,裡頭有些女同志義工會用Tinder交友,反而專屬女同志的交友軟體做不起來。


一個可能的原因是,Amy觀察她所認識的女同志,多數還是傾向在現實生活的人際網絡裡尋找交往對象。她表示即使交友軟體已問世多年,熱線固定舉辦的實體女同志聊天會,參與情況還是相當踴躍,不少女同志認為參與實體的聊天會,都勝過使用交友軟體認識人。


Amy表示,即使有許多女同志認識人的目的是以交女朋友為前提,但外顯的行為仍是不想要過於目的導向,可能因此較不偏好使用交友軟體。


Amy表示相較於男同志,不少女同志仍是偏好以BBS的站內信往來交友。這個可能也是交友軟體在女同志社群較不興盛的可能原因之一,因為軟體上互動、溝通的形式不受到青睞。小杜也補充他對身旁女同志交友的觀察,表示許多人還是透過BBS認識人、與人互動,甚至在討論區上發文獲得熱烈迴響者,仍不在少數。


以PTT男、女同志的專屬討論區為例,今年10月份在女同志版的自我介紹和他人介紹文章總數為45篇,相對地,男同志版的文章總數僅有7篇。



男同志不乏交友空間,但身材與青春崇拜十分顯著

男同志社群雖然不乏交友管道或公共空間,也有幾個值得反思的現象。


小杜表示,與女同志相較,男同志的外貌或身材是交友互動時非常重要的核心。他表示相比女生會花較多的時間談心,並且在BBS討論區裡將徵友文寫得文情並茂,男同志的徵友文內容未必要寫很多,但一定要附上照片。他觀察到男同志交友時,性吸引力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外表之上。小杜則提及,這樣的風氣在網路交友誘更為明顯:男同志需要用照片吸引他人,才能獲得關注與認識的機會。


小杜提及男同志交友文化另一個顯著之處是青春崇拜,相比女同志社群裡年紀較長的「姐姐」其實比較吃香。小杜表示,年紀愈長的男同志就會愈焦慮自己的青春逝去,身材好的更是焦慮,因為要一直努力維持著(身材)。


Amy在一旁則回想起自己20幾歲時認識過一個年紀相仿的男同志,當時對方曾戲稱自己為「老阿姨」令她感到十分驚訝。以她個人的感覺,只要面對交往對象是男性的人,不論是同性戀或異性戀,對於年齡或外表的規範都顯得異常嚴苛。相對的,女生與女生之間較不會這樣。


另一方面,小杜觀察到男同志在網路上的互動,性的意味又更加濃厚些。許多男同志在網路交友時,會很直接地詢問彼此的「座標」(由身高、體重、年齡,甚至是性角色所組成的一組數字),甚至是交換彼此的身材照。「性吸引力在(網路交友)被放得很前面,那跟我們在日常生活裡的互動方式其實不太一樣。」


交友軟體上照片怎麼拍、自我介紹怎麼寫,進一步如何用文字與照片與他人互動,在在都宛如一門修煉。Amy在一旁補充,熱線的老年同志小組先前曾舉辦過一次活動,教導上了年紀的男同志如何在交友軟體上撰寫自我介紹,以及拍出好看的照片。


熱線的老年同志小組,長期以來會為中年男、女同志舉辦實體聊天會,小杜和Amy也分享了他們的觀察。兩人提及同樣是聊天會,參與者的年齡門檻都設定在35歲以上,男同志的聚會光是活動如何命名就花了許多力氣,因為男同志的交友文化很抗拒「中年」「熟齡」等名詞;相對地,女同志則由於缺乏實體的交友空間,參與聊天會的踴躍程度一直都很高。


Amy與小杜對男、女同志社群的觀察,應證了空間研究者畢恆達的一本著作名——「空間就是性別」。女同志交友公共空間的稀少,凸顯了其身處異性戀父權社會的困境:女性間的親密關係不被正視、女性的性受到壓抑,以及夜行安全自彭婉如事件以來,仍有漫漫長路要走。這些長期以來的現象,造就了女同志難以在公共空間活動;又或者即使現身活動了,社會既看不見、也不認可這些女同志的存在。


男同志社群面臨的課題,或許是如何鬆動交友文化裡盛行的特定價值觀。在交友空間漸漸走向分眾化之際,不讓特定價值觀繼續約束著彼此,讓不同的偏好與交友方式能平等共處、各取所需,跟同志運動一樣仍有漫漫長路要走。



核稿編輯:翁世航






轉載出處: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
轉載網址: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gay-les-dating/141598
留言0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