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害怕因故停止鍛鍊導致體能喪失 專家說:透過正確方法循序漸進 你就能找回過往體態與最佳狀態!

GQ
運動健康
留言0
收藏0

不管什麼年紀,不管上健身房或從事戶外運動,願意鍛煉永遠都是好習慣。遺憾的是,即便是健身狂熱者,有時也會被迫停止一段時間(例如染疫或運動傷害)。這種強制停止,時間一長,最終無可避免地會影響你過去努力經營的體態。因為身體會適應我們帶給它的刺激(有氧和重訓都是),當肌肉習慣了運動帶來的壓力和睾固酮、腎上腺素和腦內啡時,一切感覺特別棒。但當我們把這些都拿掉,肌肉就會開始流失。專家們已經確定了幾個影響體能流失速度的因素:年齡、遺傳、生活方式、飲食和以前的體能水平⋯⋯這些肯定都會影響體能流失的速度,是的,老年人流失的速度幾乎是20多歲和30多歲年輕人的兩倍,即使是那些定期鍛鍊幾個月或幾年的人,同樣會像其他人一樣遭受健康損失。


多少天內會失去原有體能?

許多研究都認同一件事:第一個受到損害的,是心血管耐力。1984年發表在《應用生理學雜誌:呼吸、環境和運動生理學》的一項研究顯示,當耐力運動員(例如鐵人三項或馬拉松)停止鍛煉時,他們的最大攝氧量——每分鐘心臟泵送到各種組織的血液總量(VO2 Max),在不活動的前21天內會下降7%。在疫情大流行期間進行並發表在《生理學前沿》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只需2週不到就會看到最大攝氧量下降,還有其他參數,例如血漿容量和血液中的脂蛋白含量,即利用葡萄糖獲取能量的能力也是如此。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化會愈來愈明顯:例如,3週後,肌肉細胞線粒體的能量生產明顯減少。當然,鍛鍊起來也會感到更吃力。


如果這些數據嚇到你了,至少不幸中的大幸,有兩個好消息等在後頭:第一個是這個數字下降持續長達2個月後就會趨於平穩;第二個是訓練中斷後3個月後,運動員的最大攝氧量仍然高於從未鍛煉者。不過那些在短時間後恢復訓練的人還是會注意到表現上的細微差別:像是心率可能稍高,呼吸更重(因為身體必須更努力地輸送血液和氧氣)。 


肌肉和力量損失知多少

好消息是,與耐力和心血管健康相比,力量下降與肌肉減少速度較慢。8週後,不運動開始影響肌肉的大小和力量。你會發現自己能夠舉起的重量減少了,以相同重複次數完成一套動作難度也更高。訓練有素的人則感覺不到鍛煉後的疼痛(這意味著肌肉無法因破壞而增長)。根據2000年發表在《運動與運動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一些習慣做舉訓的年輕運動員在31週不活動後,僅僅損失了8%的力量;老年人在同一時期失去14%的體力。大部分力量損失發生在12到31週之間。


保持健身,哪怕只有10分鐘

也別太沮喪,過去的就讓它過去,重要的是現在你要做些什麼?為了保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必須持續健身或運動,這才是我們積極面對生活的主要動力。一旦奠定力量和耐力的基礎,這些就會穩定的伴隨著我們,使我們能夠在不焦慮或崩潰的情況下休息。事實上,當你進行定期阻力訓練時,你就已經永久改變了自身肌肉細胞的生理結構,即使長期停止鍛煉也是如此。同樣的情況,也會發生在長時間沒去健身房報到,力量和肌肉纖維大小的恢復上。


如何控制體態的損失

如果你想在被迫或強制休息期間盡可能減少體能損失,把傷害限制在可控範圍的訣竅是繼續運動,即使在家裡也可以進行,而且時間不用太長。你所需要的是白天做十分鐘重訓,如果身體狀況允許,還可以進行高強度間歇運動(例如HIIT訓煉)。根據專家表示,這些小技巧有助於保持你的血容量和線粒體。另外根據美國運動醫學學院的說法,即使每週只做一次中等或高等強度的運動,或盡可能進行小規模、短時間的訓練,像是在家爬樓梯、伏地挺身、自體重量訓練,又或者騎乘單車進行日常活動(採買食材)和散步,都有幫助。


如何快速恢復身材 

研究表明,通過中等強度的鍛鍊,你有機會在10~14天內恢復大約一半的體能。當然,想完全恢復到以前的最佳狀態所需的時間取決於各種因素:休息時間的長短和你的年紀。專家認為,重建體能的訣竅是在一定期間內設定每日訓練目標開始,而不要過分關注力量或強度。在每天步行或慢跑30分鐘2~3週後,你可以逐漸加快步伐到跑步。如果你選擇到健身房做重訓,建議從較輕的重量開始,然後逐漸增加。為了加快這個過程,不妨在你的課表中加入HIIT,記住強度愈高,恢復愈快,不過在此還是要提醒:一切量力而為,才不會因不必要的運動傷害吃苦頭。







轉載出處:GQ
轉載網址:https://reurl.cc/rLvXAE
留言0
收藏0